網頁

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

西貢遊@鹽田梓

2013年10月27日


今日約咗Blog友阿威哥, 路人R, 大E, 細E, 阿威哥兩位朋友, 由阿威哥邀請導賞員Dicky帶領我地遊鹽田梓, 學咗好多野, 玩得好開心!!









鹽田梓,又名鹽田仔,是一個位於西貢內海的小島,距離西貢墟約3公里,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。開村先祖是一對陳姓夫婦,在三百多年前由中國觀瀾移居到沙頭角東北寶安縣的鹽田村,再由鹽田村遷至此地,設田曬鹽為生。“梓”是指鄉里,意思是不忘故鄉。


村口的百年老樟樹
屬於樟科,是常綠大喬木。樟樹具有多種用途,包括建築材、木製傢俱用品、提煉樟腦丸等。
樟樹在鹽田梓村有著獨特的含意:每當家中有女嬰誕生,村民便會種樟樹。隨著樟樹愈生愈高,這亦表示家中的女子已經長大,可以出嫁。當家中有女子出嫁,村民便會把樟樹砍下造嫁妝。



客家屋以復式單元為主,並且通常以兩、三戶並列,分布於島的西南方。客家民居與山水相邀、與山水同呼吸。環境構成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。他們依靠自然采光和通風來維持較為舒適的生活環境。房前屋後有大量的樹木,風水林、觀賞林和果樹林,雖作用不同,但都能掩映著建築,是村落與青山相連相依。






澄波學校於1920年已建立,昔日的澄波學校為鹽田梓村及西貢作育英材,隨著西貢的發展及村民遷離而空置。現今的澄波學校已闢作鹽田梓文化資源展覽室,陳列村民昔日生活的用品,及鹽田梓村的歷史故事。




聖若瑟小堂於1890年代,來自奧地利的福若瑟神父到鹽田梓傳教時建成。小堂分別於1948年、1962年及2004年進行過修復工程,並獲得2005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異獎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活泉井
此井之水,是村民在六十年代之前的唯一食水來源。
在六十年代,村民為解决食水需求,便在鄰島滘西洲的深環建做水塘,鋪設水管,引山水入村,解决了食水日漸不足的問題。
在九十年代,政府在島上津設分水庫,自來水逐漸普及而取代了山水和井水。


兩面針含有小毒,但亦有藥用價值:中醫用於止痛,例如咽喉腫痛、牙痛等。
 





玉帶橋






山橙的果實在成熟時,外果皮呈橙色,外形與橘子很相似,有劇毒,切記不可以食用。



鹽田
我們一起去尋找一個世紀前被人遺忘的白色金礦。如何把海水引入,如何做出鹽,細看當年客家人的智慧,他們的點滴。
鹽田是以水流法生產海鹽,是供應村內居民使用及村民初期為生的經濟來源。推算於1920年時已停產,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英政府租借了新界地區之後開始征收鹽稅,導致不少村民因此而停止造鹽。




茶果是可以吃進肚子的客家文化, 每當過時過節,每家每戶都會做些茶果。
雞屎藤茶果:是最古老的茶果之一,有機會一定要試下。
南瓜茶果:當然是用南瓜製成的茶果。
杏仁茶果:功用可潤肺、止咳。





http://www.yimtintsai.com/
:) :( ;) :D :-/ :x :P :-* =(( :-O X( :7 B-) #:-S :(( :)) =)) :-B :-c :)] ~X( :-h I-) =D7 @-) :-w 7:P 2):) :!! \m/ :-q :-bd ^#(^

4 則留言: